2009年9月23日 星期三

阿卡迪安文物館


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Leaving from Nova Scotia

昨晚的溫度較高,露水沒有前天重,但帳蓬仍然濕透,裡面凝結相當多的水氣。秋冬露營最大的問題不是露水就是雨水,同樣難處理。為使帳蓬維持乾燥,必須等待相當長的時間。今天早晨滿天烏雲,太陽只露一下臉又躲藏到雲層之中。好不容易等到太陽再度露臉,但時間已近十時。

我們簡單吃了早餐,就準備上路。今天由魯能堡出發,最後目的地是愛德華王子島。為此晚上必須坐渡輪過海。

阿卡迪安文物館

我們沿12號公路北上,再轉102號高速公路,最後來到Grand Pre。12號公路是鄉間道路,兩旁都是樹林,多為杉林,少數為楓葉,有些路段的樹葉已經完全變色,紅的、黃的,參雜其間,可以感受到秋天已到。再過一星期,這裡將成紅中帶黃的世界,綠色將暫時歸隱,再等待另一個春天。這裡的四季是相當分明的,為了欣賞這一帶的秋色,我們特別安排這段時間到訪,可以逐漸觀察大自然的轉變。

沿12號公路北上 ,已可看到秋天到來的氣息

到達Grand Pre時已近正午,這是一座歷史文物館,由其遺址可以瞭解另一段人民的辛酸史。在三百年前這裡曾經是一群阿卡迪安(Acadian)聚居之所,臨河臨海,是相當適合先民居住的地方。阿卡迪安人原來是早期法國來的移民,由於來的時間早,所以有些生活習慣早已脫離法國。不過他們仍以法語為母語,因此仍被歸類為法國人。當時新思高的整個島為英國殖民地,對於不忠於皇室的人相當排斥,認為他們不應居住在英國的領地上。當時掌權的人壓根兒對人權一無所知,也不尊重先來後到的規矩。

阿卡迪安遊客中心


阿卡迪安婦女的塑像


設於文物館内的教堂

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中國,歷史上採取的方式定是大種族奢殺,片甲不留。而英國當局則下一道逐客令,把這批人全部遣走,用船或其他工具,硬是要他們離開原來的居住地,弄得幾乎家破人亡。只是這些人已經在此地生活大半輩子,何處可去?用船載走的,有的死於風浪,有些則消失於大海之中。比較幸運的遷移回法國定居,有些人則散居在美國各州,或新思高的其他地方。

以大地為雕塑,象徵自由的土地


這塊土地很大,有些樹木參天

這段歷史應該如何算計?當時被遺散的這個族群稱為阿卡迪安人,至目前為止估計應有五百萬人以上。這群人講的法語與現在正宗法語有些差異,法國人認為異類,但又處於英語的世界。雖然他們已從歷史的悲慘之中走了出來,但每一個人心中總是有那麼一點無奈。所以他們在Grand Pre這個地方,特別建立一座歷史遺址,讓後人永遠懷念。歷史本來就是如此,必須用一種關懷與體諒去處理過去的事件,才是正途。像現在台獨動不動就把228拿出來作文章一番,把值得做的事情擺在一邊,只要能夠從中榨出政治成分的就樂此不彼,以此相比較,格調相差甚遠。

 各種圖畫描繪當時被遣送的情形


這是當時使用的磨坊設備

現在他們的作法是將此塊偌大的地轉作綠地,其上建有一座美侖美奐的紀念教堂。教堂前矗立一座當時的一位婦女雕像,代表那個時代所經歷的苦難。這個地區佔地很大,達數百公頃,前面則是一大片草原,一望無垠。看到這片大地,心裡也有莫衷的感慨。

看潮水倒流入河

我們離開Grand Pre,繼續往北走,因為我們決定到Truro一個小河灣看漲潮奇觀。潮汐有固定時間,到那裡至少要在4:15pm抵達,因為潮汐很準時。Truro其實只是一個小鎮,那裡剛好是位於一條很大的河灣入口處,看起來有點像漏斗。

為等潮水逆河而上,大家都準時到此等候


潮水如期湧到,只是今天的潮水浪不大

聽說觀潮處是在一家比斯勒旅館前。我們找到地點時,已經有一大票人站著、蹲著或坐著,都在那裡等待。這裡離出海口仍然甚遠,就是因為如此遠才能看到潮水湧入的壯觀。

這個出河口,平時流水不多,水很平靜,在陽光下閃閃發亮。不多時,我們從遠處看到另一道發亮的波紋,一直滾動前來。那就是漲潮的前緣。我們的等待終於有了結果,看著潮水反河流的方向滾滾而來,這就是他們所謂的Reverse River。這條河每天兩次,受潮汐的影響,河水變成來來去去,形成一個奇觀。這與大陸浙江的錢塘潮應有異曲同工之妙吧。

乘渡輪到愛德華王子島

為了看這個反向河奇觀,我們已錯過四點半的輪渡,下一班到愛德華王子島的輪渡為晚上八點。由於現在已經無所事事,所以我們乾脆開車直接到最北端的Pictou鎮。其渡船口為Caribu,在那裡等著渡船,順便也到漁港走走。這裡漁港都是下午六、七點出海,到隔日清晨返航。現在是補獲青衣的季節,所以很多漁船都正在準備之中。據漁民說,現在每趟幾乎可以捕到一萬五千磅的漁貨,已是滿載而歸。看起來,這裡的漁民生活仍然相當不錯,沒有感受到漁獲減少的問題。

位於Pictou鎮的漁港,大家正準備今晚出海捕魚


黃昏的餘暉照耀著海面


沒有留言: